小時後住的木柵木新路,巷子一走出去就橫著一家乾媽店,門口擺放著一大桶梅子口味的棒棒糖,還有我會捏著從媽媽那討來的五塊錢去買一小包乖乖吃,每天的早餐,就是店外木板上橫放著的許多各色麵包,為了公平起見,老爸買的總是四個清一色的波蘿麵包。
搬家後,乖乖的日子結束了、10元波蘿麵包也散去。小學生的娛樂基地在於圍牆外那一排所謂的文具行,裡頭賣的哩哩摳摳真是超級無關文具,包括卡通人物圖畫書、偶像明星照片、小小的那種塑膠片(名字我忘記了,那個年代超級紅)、一種吃了整個嘴巴都會紅通通的東西、小魚還有小魚的水槽、莫名其妙的小動物、紙娃娃…。而現在取代乾媽店功能的,是我家對面的一家超商,比起乾媽店,強在它有自動門、有櫃檯、燈光比較亮,不過媽媽買東西都在超市、報紙用訂的、小毛頭我手上又無銀兩,光顧這家超商的次數,一隻手指扳的完…
然後大概自從國三開始,本名「統一麵包」的7-11平地一聲雷的竄進我的生活,而我的上學路徑,隨著搬家的關係有了改變。光是走到學校,我所經過的7-11就有三家,一開始是每天買一條EXTRA口香糖、然後是咖啡,冷颼颼的冬天,能夠暫時躲進開了暖氣的便利商店,有點像是高速公路上的休息站一樣。
然後便利商店也開始像超人一樣變幻出無限的功能,從吃的手捲飯團、喝飲料、看雜誌、繳電話費、瓦斯費、回收寶特瓶、宅即便、博克來,然後我的學生生活與便利商店,像是長春藤與牆般糾纏不清。便利商店內的商品,像是從上架那日開始折舊,幾乎不多做停留,許多曾經令人回味無窮的「良伴」,現在全都只存在回憶裡,包括加拿大培根起士三明治、CHEESE BAGEL、CHEESE HOTDOG(這是經典,咬下去會有黃色並且融化的CHEESE流出來!)、有點像滿福堡的漢堡、手捲系列。雖然未來的日子裡還是有許多新商品值得期待,但以上這些美味,恐怕也只有我的舌頭才記得了。
放學回家的路上,閒來無事也一定要到便利商店閒晃一遭,除了檢查新商品、看看雜誌以及報紙標題外,順便當然就是買點新同學到學校嚐鮮,這成為我高中生活中的樂趣之一吧!每天都在期待媽媽不開火,把錢塞給我自己吃飯,然後我又會全部把他們拿去朝貢便利商店。
升大學那個暑假,我媽還問我一句:「那你去高雄要吃什麼?」
「只要有7-11我就能活下去啦。」
因此可以想見當年我看到校內建築高高的鑲嵌著一間便利商店時,簡直像迷路的船看見陸地一樣,感恩得在車子裡吼叫。
有人形容台灣的便利商店像病毒一樣多,而便利商店族群數量,也是不斷在發酵中。去過幾個旅遊景點,雖然大街許多充滿當地特色的小店,都市佬還是不免衝進7-11買水喝,我姊姊也是個誇張的7-11族,出了門就要大喊快去買飯團來吃,路邊小店太油膩、又怕盤子座位不乾淨,夏天也不想吃熱呼呼的麵線粿條,因此最後選擇,又是7-11勝出。
便利商店明亮乾淨的店面、流動性高而新鮮的食物、還有熟悉度(不論在台灣的哪裡,7-11應該都差不多吧!)是令人無法抗拒的,因此大一時作產業報告,每堂課都要有人把7-11掛在嘴邊,果然是成功的產業。
但有時候我會怨恨其他便利商店不爭氣,四處林立的7-11就像是Microsoft的視窗軟體,對手被打得招架無力,不只在食物設計上模仿、包裝不符合便利性、存貨堆積、熱狗擺得太久,轉不動還黑黑的,看了就要倒胃口。
當然光鮮亮麗的便利商店也有其背後黑暗的一面,這是我讀了249號的破報才知道的,從此之後開始以憐憫的眼光看著店長結帳。在便利超商的夾殺下,乾媽店不見了、公車票亭不見了、找到一間影印店有點難。店家形式似乎開始傾向複製,去到那兒,都可以買到自己愛吃的某家麵包、喝starbucks coffee、到康是美買化妝品,有點像是缺乏安全感的保守消費行為。
- Apr 02 Wed 2003 14:57
便利天堂˙生活教堂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