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人對有共鳴的東西特別有反應
以下這篇文章列舉的症狀......
我全部犯過!

〔編譯張其賢/綜合報導〕戀人分手向來不易,然而數位科技帶來的便利,卻使得瀟灑分手更加困難。

當三十二歲的拉蒙和男友分手後,忍不住進入Friendster交友網站,查看舊愛目前的資料,結果發現,自己的名字已從對
方的朋友名單中被刪除,對方也把登錄的身分從「有交往對象」改成「單身」。拉蒙立刻決定還以顏色,他把對方
的資料從自己的電子郵件通訊錄、手機電話簿和MSN名單中殺得乾乾淨淨。

在數位時代,人們已經發展出一套分手儀式。除了上面提到的做法,分手儀式還包括刪除對方在自己電腦和手機中的一
切痕跡,譬如過去所寄的電子郵件和各種手機留言,然而這只是剛分手之後的儀式。隔了一段時間以後,有的人會
做出另一種儀式:在搜尋引擎鍵入對方的名字,希望知道對方的近況。或是上TheKnot.com等結婚註冊網站,並且想
知道對方是否已經結婚,還有另一半是誰。

對於難以好聚好散的人,數位科技使不高明的分手不再困難。二十五歲的普蘭姆,二○○三年和男友雙雙擔任美國和平
工作團的海外志工,並在分隔兩地幾個月後協議分手。

二○○四年冬天,普蘭姆忽然接到男友電郵,她的名字被放入某個群組名單中,夾在一大堆收件人裡。前男友在電郵中
宣佈自己求婚成功,他和女友將在返回美國後結婚。

接下來的幾個月裡,普蘭姆持續收到前男友寄來的各種照片轟炸,包括他的訂婚派對、甜蜜度假,以及其未婚妻本人的
各種照片,最後以三百五十張婚禮照片作為高潮。她的前男友聲稱,群組名單讓他可以「和人保持聯絡卻不用直接
交談」。
對於最近剛和妻子離婚的三十三歲副教授利黎來說,要把生活中關於前妻的數位記憶殘留完全清除並不容易。除了電腦
中儲存的前妻照片和檔案外,他每次用電腦,就要輸入一次前妻的暱稱,因為這是他各台電腦和各種網站入口的密
碼。他說,自己還沒有修改這些密碼,因為工程浩大,「儘管我知道,最後終究會強逼自己去做」。
from 自由時報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wyolica2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